他是四川彭州人,18岁,一直在郫县打工。
赛维债务的爆发,只是冰山一角。二○○六年成立,八月份即入选RED HERRING亚洲百强企业。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十多家金融机构与两家地方国企向赛维提供的借款余额高达一百二十八点八五亿元,其中,期限不高于一年的短期借款高达八十二点六七亿元,这将对基本面严重恶化的赛维形成严峻挑战。年营业额九亿美元,税前盈余二万五千万美元。据一份评级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到去年一季度末,赛维的银行贷款余额为一百二十五点八五亿元。赛维这种公司,实际董事长为该市的市委书记,名义董事长实际是CEO田盘龙表示,陕西电子信息集团将在我县光伏发电园区进行一次策划、一次设计,分批分步实施,逐步建成一个装机容量为500到700兆瓦的光伏电站。
我们将积极配合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推进我县光伏产业园项目建设,协调落实建设用地、环境保障等具体工作,为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100兆瓦光伏项目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8月15日,县委书记张凯盈,县长杨志先,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毛晔,副县长苗云与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盘龙一行座谈,就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在定边发展光伏产业的相关事项深入交换了意见。此外,台湾地区政府很可能将中国企业对台湾企业的投资上限从30%提高至50%,预计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刺激投资。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大陆太阳能企业一直在与台湾地区同行进行合作谈判以规避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然而,市场观察者认为中国光伏企业首先应将重心放在台湾具有影响力的光伏企业上新光硅业科技公司总经理陈绍章则对记者坦言。而在这一波似大厦倾的光伏困局中,举国高科技体制下的地方政府正是自食苦果。
对此,施正荣尚未作出任何回应。没有无锡新区的帮助,也不可能有施正荣今天的辉煌。
而仅无锡尚德而言,实际上关联的地方政府还不止无锡一地。据悉,尚德CEO由原CFO金纬接替,施正荣仍会继续担任董事长一职,其持股份额也暂无变化,但除了国有化大浪潮下的激流勇退,这一敏感时刻的突然出走,依然被细心的观察人士挖出更多玄机。自2012年起,尚德还将向亚洲硅业购买总计6.33万吨的多晶硅,且价格会据每一季度的平均采购价来协商。[page]光伏退潮后谁裸泳?坊间更是传言四起,除了金蝉脱壳说,还有临阵退缩说、垂帘听政说及别有用心说此起彼伏。
政府做海归的 天使投资人、看不见的资本之手是崛起密码等等煽情标题充盈于市。上述知情人士所指的施正荣实际控制公司,就是2009年起施正荣公开出任董事长的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更具利益输送嫌疑的是,施正荣担任尚德的董事长兼CEO期间,同该企业签订了价值15亿美元的长期供应合同,并涉嫌以高价采购该公司的多晶硅产品。政府的支持不仅于此,为表诚意,无锡新区还给予营业执照加速办理、优先提供办公用房等隐性优惠,甚至协调了当地6家颇有实力的国有股东先后加盟尚德,并成立新区特别领导小组,专程为尚德解决厂房扩张、电力保障等问题。
记者翻看尚德2011年财报,其四季度负债总额达到了36亿美元,负债率79%,到了今年一季度更是攀升到81.8%。尽管如今大佬谢幕,言犹在耳,因为这并不能算是一句客套话。
更要命的是,年底尚德短期借债从2007年3.21亿美元急剧攀升至15.73亿美元,现金和短期借债比由1.62下降到0.31。据悉,尚德当初大获成功后,地方政府都在简单地复制尚德模式,同质化竞争严重,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为了发展光伏制造,而特意去建造一批光伏发电的市政工程。
据称,自2006年创立之时起,施正荣就是该公司的密切关联方,尚德也通过帮助融资、垫付款项、采购大单等方式,对该公司不断支持,却到2008年才对这种关联作出零星披露。2003年、2004年,无锡政府又为尚德争取了9个创新项目、多达4000万元的各级政府扶持资金,其中省科技厅支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就有2500多万元,且都是通过承担各类计划项目无偿拨付。对于政府充当风投、用财政托底的行为,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表示,发展高科技,需要的是民间投资,是真正的形成上下游链条的风险投资,而不是国资银行,不是政府补贴上市圈钱。过去在许多场合,施正荣亮相时总是标配一句台词: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就没有尚德公司今天的成功。可以确定的是,不论是无锡尚德,还是先垮一步的江西赛维,巨头的坍塌都散发出强烈悲观的行业讯号。不久后,又有一笔5000万多元的低息贷款进了公司的账户。
早间,一位熟悉情况的圈内人对记者如是说。素以高调、强悍作风示人的光伏明星施正荣选择了隐退几天前的这则消息一经爆出,迅速在光伏的冰封世界燃起火星:这场标杆企业的人事地震是否意味着最后一个精神支柱的轰然坍塌?今早有消息人士对记者透露,埋下这颗临危换帅的深水炸弹的,是政府欲将其国有化的冲动。
记者统计发现,目前约有18个省打造光伏基地,100多个城市将太阳能作为支柱产业。其中,宁夏石嘴山专案预计总投资为80亿元人民币。
这么一大笔迫在眉睫的欠款,除了由不能眼看公司破产的无锡政府兜底,实在想不出还有其它救赎方式。曾经风光无二的施正荣,如今夹在难以为继的企业经营和虎伺已久的地方政府之间,或许激流勇退是最妥善的解决方案。
2009年,它分别与陕西省政府、青海省政府、宁夏石嘴山市政府和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上述四地分别开发300兆瓦及各500兆瓦的光伏并网太阳能项目,总量达1800兆瓦。早在2000年,从澳洲回到无锡打算创业淘金的施正荣口袋里只有40万美元,小天鹅集团、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山禾制药等8家当地国企为他凑到了600万美元,背后如果没有政府的力挺游说,显然是天方夜谭。遗憾的是,在光伏集体消停的当下,这恰是一笔秋天过后清算的烂账。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至2011年的5年间,尚德给亚洲硅业的预付款近7000万美元。
那么,这笔账又会何时清算?。如果说美国等国是用风险投资,全民办高科技,那么目前我国的体制是政府国有银行出钱,办高科技,这样的举国体制成本高、风险不可控,即使产生一两个高科技企业,最后成为形象工程的可能性极大,只供观赏。
一时之间,无锡模式被作为经典范例,为各地称颂。有媒体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施正荣涉嫌长期将尚德的利益输送给其实际控制的一家多晶硅企业,侵害尚德股东权益,如今的隐退实乃 金蝉脱壳。
与当年发展半导体业如出一辙,各级地方政府对太阳能项目的招商引资使出浑身解数,包括优惠上网电价、土地政策的打包组合等等。政府曾投数亿元当初为了招商引资,地方政府没少给尚德政策,不管是税收优惠、拿地折扣,还是融资支持,现在新能源已经是无锡这座老工业城市的亮丽名片,无论如何不能坐视它被 撕掉。
今年7月底曝光的担保欺诈案,则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公司财务:尚德必须在明年偿还约5.4亿美元的债务,如果被迫履行所有的贷款担保,该公司还将进一步欠下近6.8亿美元的债务。很多地方其实没有配套,就是盲目上马,比如说氯碱,后面的有机化合物、副产物怎么处理,如何排污,对环保承载能力如何考量等等都值得反思。如出一辙的是,赛维掌门人彭小峰设立公司之初也曾面临融资困境,财政年收入仅为18亿元的新余市就给彭小峰提供了2亿元的贷款作为项目启动资金。不过,此时正值尚德短期偿债能力告急且身陷5.6亿欧元反担保骗局的危情时刻,想要全身而退之前,施正荣还有诸多烂摊子需要给投资者一个说法。
政府的动作频频似乎恍然回到了十多年前,只不过当时与银行沟通的命题是:怎样帮尚德争取到贷款。尚德要还清越来越多的到期债务,只有国有化一条路,但国有化之后,还有施正荣什么事?不如先退。
若梳理尚德发展史,地方政府的推手便一路出没。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目前无锡市政府已着手,通过与各债权银行沟通,建议银行不对尚德电力进行抽贷、收贷,并给予合适的展期,力图缓解尚德电力面临的债务压力。
2002年,草创的尚德亏损700余万,到了把进口硅棒切割变成内销产品的田地,正是地方部门出面协调,5000万元担保资金令公司借以喘息。退出成为最后一张牌繁华轻易过,转眼到了 算账的时候